專業知識
- 1
- 2
首頁 > 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 | 聽障者語言辨識度與聽語復健
淺談聽障者語言辨識度與聽語復健
作者 : 臺中聽友助聽器 執行長 莊家和
戴了助聽器還是聽不好,怎麼辦?
講話聽不清楚,電話聽不清楚,女生小孩的聲音聽不清楚,電視聽不清楚,噪音之下語言聽不清楚?
很多人佩戴助聽器後,常常會有很大的疑問?
為什麼?WHY? 我已經戴了助聽器了!還是聽不清楚!
其實有可能是聽損者語音辨識度不佳或其他原因
今天我們將用深入淺出,淺顯易懂的方式一併來探討來了解一下
大致上問題可分類出下列幾種:
一. 助聽器選配出問題(選錯助聽器或沒調整好)
二. 語言辨識度較差(語言辨識度喪失)
三 .適應與調適
四. 尋求專業協助(找聽語治療師做聽能復健)
一.助聽器選配出問題(選錯助聽器或沒調整好)
我們華語有分母音跟子音還有音調及舌音的多重組合,而聽力損失的患者通常對於後三者是有分辨的困難,主要是因為子音多在較高的頻率居多,多數的聽損者多由高音開始損失,且損失較多,所以子音就聽得比較不清楚;而音調和舌音則若在分貝數較低的位子,也就是音量較小的位子,致使聽障者較難分辨細微的變化。
例如: ㄅㄚ,ㄈㄚ,ㄆㄚ,厶ㄚ,ㄕㄚ等,這些子音如果聽不清楚,就會聽到ㄚ的音比較多,這樣就很難分辨意思了。甚至還會影響聽障者的口語能力,因為聽到什麼就說什麼,那聽損者的口語說話就會變得不清楚! 當你發現助聽器配戴者有口語上的問題,其實大部分是他的助聽器聽得並不好!
當助聽器調錯音,或是選擇的助聽器並不十分符合聽損者的聽力要求時,就常會發生這樣的問題。
另外選擇功能性較差的助聽器,因為回饋音與環境噪音也可能干 擾聽損者的語音辨識,而造成聽不清楚的問題
二.語言辨識度較差(語言辨識能力喪失)
語言辨識度(Speech Discrimination Score)
聽障者在選配助聽器前,總是滿懷希望,認為配上助聽器後聽力變得跟正常人一模一樣了,這是錯誤的觀念。因助聽器是將聲音放大,並不能幫聽障者分辨聲音,所以選配助聽器前,聽力師或是助聽器從業人員,必須憑著良心跟聽障者說清楚,也因此選配助聽器前的諮詢與建議就格外重要了。
一般人在聽力下降的過程,很多聲音是慢慢聽不見的,當察覺時通常為時已晚,已經大部分都聽不到了,在過程中可能是一段漫長的時間,這段時間足已忘記很多的語言甚至聲音,筆者常常在一次臨床中,對患者做一項簡單的聲音測試,確常常得到令家屬驚訝的測試結果~! 就是讓患者戴上助聽器,放一段鳥叫聲,患者一開始說什麼都沒聽見,再詢問有聽到什麼雜音時才回答有聽到吱吱喳喳的聲音,但不知道是什麼聲音!?
在場的家屬著急提醒患者是鳥叫聲,有些患者會說好像….是;有些患者是想不起來的回答:不知道! 這就是非常典型的語言辨識度喪失的例子! 不只是語言的喪失,事實上是對少聽到或很久沒聽到的聲音失去記憶與判別辨識能力。
筆者常舉一個例子,一個正常人,當你的英文老師教你一個英文單字,當時你聽說讀寫都考了100分,不用過三年,過了三個月後,你不再復習,也沒有聽過這個英文,有一天你突然聽到這個英文單字(記住!你是正常人,也聽到了這個英文單字),但~請問你~知道記得這是什麼意思嗎? 很可能….你已經忘了!
Ok~那一個經過5年10年甚至更久的聽力損失者,甚至因為聽不到而少出門,甚至不與人交談,這個人在選配助聽器後,他可以聽見所有的聲音了(前提是已選配正確的助聽器與調整最佳的聽力程式),就應該聽得懂所有的話跟話的意思嗎? 其實真的不一定!
嗯~結論是聽的到與聽的懂是兩回事,聽不到是助聽器的問題(暫時撇開選配調整問題),聽不懂是大腦的問題喔!(所以很多醫師才會苦口佛心的一再提醒聽損者要配戴助聽器,否則失智機率大增!!!)
還好~值得慶幸的是~當患者選配正確的助聽器,患者可以透過本身的努力復習與專業的聽語復健師的幫忙復健來回復聽辨能力的。
三.適應與調適
重聽患者已經習慣了聽力損失後所聽到的語調與安靜的環境音,再配戴助聽器後,突然在聽到正確的音頻音調與稍大的環境音,助聽器並非萬能,也不是它來適應您,而是您要去適應它。要適應助聽器並非三天兩天;快則1~2個月,慢則約需半年或更久,所有品牌的助聽器都一樣,大部分聽障者最大的抱怨,不外乎就是:「大聲,太吵,聽不清楚,小聲卻又聽不到」。因為助聽器是放大聲音,同時也相對的環境中所有聲音也會被放大,這時因為大腦無法辨識這是什麼樣的聲音?於是通通視為噪音!無法排除,這時就考驗一個專業的助聽器選配者是否有能力調整與教育配戴者正確的使用方法與態度,因此初次配戴者在配戴助聽器時,配戴時數要由少到多,慢慢適應。慢慢增加時間,循序漸進。同時,一開始要在安靜的環境下練習戴助聽器,適應一段時間後再由和單人溝通開始,然後是熟悉吵雜環境(電視、電冰箱、洗衣機、電扇、冷氣、抽油煙機)…等等熟悉後,才能慢慢的試著與兩、三個人溝通,環境也是要由安靜慢慢到吵雜環境;千萬不可以一下子就到吵雜環境中,那保證他就不想再戴助聽器了。當然這要視每個人的適應速度調整。
另外家屬也應鼓勵聽損者配戴助聽器,只有每天戴的時間拉長,適應的速度常會加快,如果久久才戴一次或是想要聽的時候才戴,這樣每次都要重新適應一次,當然就反覆產生適應的困擾,最後只有放棄一途,所以~筆者常告誡患者家屬,買完助聽器不是責任的結束,而是責任的開始。
家屬必須配合,助聽器初期配戴者,跟他說話速度要慢,字句要簡短,不宜一次數人同時對話,讓聽損者有成就感,他就喜歡戴。喜歡戴就會拉長使用的時間,適應速度也會更快唷~
四.尋求專業協助(找聽語治療師做聽能復健)
這是最重要的!也目前助聽器公司與患者家屬,甚至政府最忽略的部分!
不是只有兒童聽損者在配戴助聽器後需要做聽能及口語的復健,事實上,所有聽損者不管幾歲,在配聽覺輔具後,都應該接受專業聽語師的復健與尋求諮詢,這樣可以了解聽損者配戴後的效果,並且得到很好的建議或治療。
結語:
1.助聽器需配戴3個月"適應""正確"的聲音後,會聽的更好,因為你重聽的太久,聽的都是"聽力損失後"不正確的聲音,當然剛開始戴助聽器會不習慣
2.選配的助聽器公司 選配人員是否專業? 是否已幫你選配適合您聽力損失的助聽器,是否已經正確的依照您的聽力損失調整您的助聽器?
3.如果以上兩點都沒問題了,還是聽不好,就是你的語言辨識能力喪失很多,這是因為重聽太久,未聽到聲音太多太久,腦部神經在於聽力辨識的區塊產生退化,只能在佩戴助聽器後靠練習來加以刺激與熟悉聲音了,至於能恢復多少?這要看個人了。
4.尋求專業協助很重要,專業的聽語治療師可以幫助你聽語無礙!
5.家屬的鼓勵與安慰是聽損者的最佳助手與助力。多與聽損者互動聊天,可以讓他心情更好,越願意使用助聽器,當然也會越聽越好!
講話聽不清楚,電話聽不清楚,女生小孩的聲音聽不清楚,電視聽不清楚,噪音之下語言聽不清楚?
很多人佩戴助聽器後,常常會有很大的疑問?
為什麼?WHY? 我已經戴了助聽器了!還是聽不清楚!
其實有可能是聽損者語音辨識度不佳或其他原因
今天我們將用深入淺出,淺顯易懂的方式一併來探討來了解一下
大致上問題可分類出下列幾種:
一. 助聽器選配出問題(選錯助聽器或沒調整好)
二. 語言辨識度較差(語言辨識度喪失)
三 .適應與調適
四. 尋求專業協助(找聽語治療師做聽能復健)
一.助聽器選配出問題(選錯助聽器或沒調整好)
我們華語有分母音跟子音還有音調及舌音的多重組合,而聽力損失的患者通常對於後三者是有分辨的困難,主要是因為子音多在較高的頻率居多,多數的聽損者多由高音開始損失,且損失較多,所以子音就聽得比較不清楚;而音調和舌音則若在分貝數較低的位子,也就是音量較小的位子,致使聽障者較難分辨細微的變化。
例如: ㄅㄚ,ㄈㄚ,ㄆㄚ,厶ㄚ,ㄕㄚ等,這些子音如果聽不清楚,就會聽到ㄚ的音比較多,這樣就很難分辨意思了。甚至還會影響聽障者的口語能力,因為聽到什麼就說什麼,那聽損者的口語說話就會變得不清楚! 當你發現助聽器配戴者有口語上的問題,其實大部分是他的助聽器聽得並不好!
當助聽器調錯音,或是選擇的助聽器並不十分符合聽損者的聽力要求時,就常會發生這樣的問題。
另外選擇功能性較差的助聽器,因為回饋音與環境噪音也可能干 擾聽損者的語音辨識,而造成聽不清楚的問題
二.語言辨識度較差(語言辨識能力喪失)
語言辨識度(Speech Discrimination Score)
聽障者在選配助聽器前,總是滿懷希望,認為配上助聽器後聽力變得跟正常人一模一樣了,這是錯誤的觀念。因助聽器是將聲音放大,並不能幫聽障者分辨聲音,所以選配助聽器前,聽力師或是助聽器從業人員,必須憑著良心跟聽障者說清楚,也因此選配助聽器前的諮詢與建議就格外重要了。
一般人在聽力下降的過程,很多聲音是慢慢聽不見的,當察覺時通常為時已晚,已經大部分都聽不到了,在過程中可能是一段漫長的時間,這段時間足已忘記很多的語言甚至聲音,筆者常常在一次臨床中,對患者做一項簡單的聲音測試,確常常得到令家屬驚訝的測試結果~! 就是讓患者戴上助聽器,放一段鳥叫聲,患者一開始說什麼都沒聽見,再詢問有聽到什麼雜音時才回答有聽到吱吱喳喳的聲音,但不知道是什麼聲音!?
在場的家屬著急提醒患者是鳥叫聲,有些患者會說好像….是;有些患者是想不起來的回答:不知道! 這就是非常典型的語言辨識度喪失的例子! 不只是語言的喪失,事實上是對少聽到或很久沒聽到的聲音失去記憶與判別辨識能力。
筆者常舉一個例子,一個正常人,當你的英文老師教你一個英文單字,當時你聽說讀寫都考了100分,不用過三年,過了三個月後,你不再復習,也沒有聽過這個英文,有一天你突然聽到這個英文單字(記住!你是正常人,也聽到了這個英文單字),但~請問你~知道記得這是什麼意思嗎? 很可能….你已經忘了!
Ok~那一個經過5年10年甚至更久的聽力損失者,甚至因為聽不到而少出門,甚至不與人交談,這個人在選配助聽器後,他可以聽見所有的聲音了(前提是已選配正確的助聽器與調整最佳的聽力程式),就應該聽得懂所有的話跟話的意思嗎? 其實真的不一定!
嗯~結論是聽的到與聽的懂是兩回事,聽不到是助聽器的問題(暫時撇開選配調整問題),聽不懂是大腦的問題喔!(所以很多醫師才會苦口佛心的一再提醒聽損者要配戴助聽器,否則失智機率大增!!!)
還好~值得慶幸的是~當患者選配正確的助聽器,患者可以透過本身的努力復習與專業的聽語復健師的幫忙復健來回復聽辨能力的。
三.適應與調適
重聽患者已經習慣了聽力損失後所聽到的語調與安靜的環境音,再配戴助聽器後,突然在聽到正確的音頻音調與稍大的環境音,助聽器並非萬能,也不是它來適應您,而是您要去適應它。要適應助聽器並非三天兩天;快則1~2個月,慢則約需半年或更久,所有品牌的助聽器都一樣,大部分聽障者最大的抱怨,不外乎就是:「大聲,太吵,聽不清楚,小聲卻又聽不到」。因為助聽器是放大聲音,同時也相對的環境中所有聲音也會被放大,這時因為大腦無法辨識這是什麼樣的聲音?於是通通視為噪音!無法排除,這時就考驗一個專業的助聽器選配者是否有能力調整與教育配戴者正確的使用方法與態度,因此初次配戴者在配戴助聽器時,配戴時數要由少到多,慢慢適應。慢慢增加時間,循序漸進。同時,一開始要在安靜的環境下練習戴助聽器,適應一段時間後再由和單人溝通開始,然後是熟悉吵雜環境(電視、電冰箱、洗衣機、電扇、冷氣、抽油煙機)…等等熟悉後,才能慢慢的試著與兩、三個人溝通,環境也是要由安靜慢慢到吵雜環境;千萬不可以一下子就到吵雜環境中,那保證他就不想再戴助聽器了。當然這要視每個人的適應速度調整。
另外家屬也應鼓勵聽損者配戴助聽器,只有每天戴的時間拉長,適應的速度常會加快,如果久久才戴一次或是想要聽的時候才戴,這樣每次都要重新適應一次,當然就反覆產生適應的困擾,最後只有放棄一途,所以~筆者常告誡患者家屬,買完助聽器不是責任的結束,而是責任的開始。
家屬必須配合,助聽器初期配戴者,跟他說話速度要慢,字句要簡短,不宜一次數人同時對話,讓聽損者有成就感,他就喜歡戴。喜歡戴就會拉長使用的時間,適應速度也會更快唷~
四.尋求專業協助(找聽語治療師做聽能復健)
這是最重要的!也目前助聽器公司與患者家屬,甚至政府最忽略的部分!
不是只有兒童聽損者在配戴助聽器後需要做聽能及口語的復健,事實上,所有聽損者不管幾歲,在配聽覺輔具後,都應該接受專業聽語師的復健與尋求諮詢,這樣可以了解聽損者配戴後的效果,並且得到很好的建議或治療。
結語:
1.助聽器需配戴3個月"適應""正確"的聲音後,會聽的更好,因為你重聽的太久,聽的都是"聽力損失後"不正確的聲音,當然剛開始戴助聽器會不習慣
2.選配的助聽器公司 選配人員是否專業? 是否已幫你選配適合您聽力損失的助聽器,是否已經正確的依照您的聽力損失調整您的助聽器?
3.如果以上兩點都沒問題了,還是聽不好,就是你的語言辨識能力喪失很多,這是因為重聽太久,未聽到聲音太多太久,腦部神經在於聽力辨識的區塊產生退化,只能在佩戴助聽器後靠練習來加以刺激與熟悉聲音了,至於能恢復多少?這要看個人了。
4.尋求專業協助很重要,專業的聽語治療師可以幫助你聽語無礙!
5.家屬的鼓勵與安慰是聽損者的最佳助手與助力。多與聽損者互動聊天,可以讓他心情更好,越願意使用助聽器,當然也會越聽越好!
?